1.18.2012

Dreams Come True: The Art of Disney’s Classic Fairy Tales

When you believe in a thing, believe it all over, implicitly and unquestioningly
Walt Disney這樣說。


ACMI(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的迪士尼經典動畫展白雪公主到睡美人,仙杜瑞拉到小美人魚,依照年份並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民眾面前。之中包含了珍貴的手稿,欣賞著玻璃底下那泛黃的紙張與灰黑的鉛筆痕跡,看見了數位繪圖無法取代的手繪質感。細緻生動的人物模型、故事結構分鏡圖、迪士尼公司第一位女性插畫家的介紹、華特迪士尼親自說明如何製作動畫的黑白影片,以及各個故事的精華短片。

這個位於地下室的展覽會場,挑高而寬敞的環境,沉穩而低調的燈光,提供了一個讓人細細追思童年的獨特空間。是的,就好像童話為什麼不死,公主永遠踮著腳尖輕盈優雅的高歌,白馬王子成就了happy ever after。而米老鼠與唐老鴨那些非人話的對話,也總是讓人一點都看不膩。

因為童心不死。

曾經我們都是小孩,嚮往著美夢可以成真的樂園。早期的迪士尼故事裡,多半傳遞著相信,夢想就會實現的訊息,「白雪公主」最是代表,展現了擁有著善良與樂觀儘管歷經波折,終究能夠得到幸福的正向意念。但迪士尼動畫最令人欣賞的除了是在視覺上所為觀眾們營造出的童話世界,故事的核心意識也不斷的蛻變。我們可以看見1989年的「小美人魚」,主角愛麗兒不再柔弱地等著王子的親吻,她從大海中救起昏迷的王子,為愛奉獻了聲音,讓人窺見她甜美笑容之下,那份勇於求愛的浪漫與膽識。1991年的「美女與野獸」,貝兒成了第一個在迪士尼故事裡獨立自主的女性,她喜愛閱讀、喜愛思考,她的眼光穿透了醜陋,這一次,她成了拯救王子的公主。

在這個動畫備出的世代,技術不斷攀升,為觀眾們帶來的是更多元的感官經驗。可是這些看似傳統的公主故事,反而擁有單純而又美好的核心信念,歷經了近80個年頭,我們終究得臣服在那一個又一個早已倒背如流的故事之中,滿心景仰的再次回顧。展覽會場裡,在「三隻小豬」的影片前,大野狼用盡全身力氣企圖吹倒磚塊屋,逗的一個金髮小女孩笑個不停,沒有對白、沒有3D特效的一個片段,就足以帶來快樂與笑聲。

欣賞童話故事,不單單是追求那從此幸福快樂的結局,而是每一次的觀賞,都能再一次擁有柔軟的感動。

Dreams will be come true……

17/12/2010
in Melbourne

*如今正在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是個截然不同的展場氛圍,仍然值得一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