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011
【教宗的洗手間】The Pope's Toilet
為小人物用力喝采!!
這是一個再寫實不過的劇情,一群再平凡不過的人物,一塊貧瘠的土地,一個落後的國家,有些殘破、有些不堪,卻醞釀出最真摯動人的故事。
一群靠走私維生的市井小民,為了生計冒險騎著腳踏車從鄰國巴西轉帶物品。為了教宗的來訪,全鎮上上下下雀躍不已,期望進而引入觀光人潮帶來商機,紛紛張羅擺攤用的物資,最多的應該就是賣烤香腸吧!最後,教宗來了,卻沒有為這個不毛之地帶來神蹟,有的只是更多的失落,那種失落到了茫然的地步,就像是備擊倒了般的跌坐在地,力量卻大到壓的大地喘不過氣,屏住了呼吸,暫停,像是一個莫名的隕石卡住了地球的自轉,一動也不動,連同觀影的自己都被吸扯進去,發覺胸口一陣緊縮,為之一痛。
原本我以為這是一部爆笑不斷的喜劇,然後背後隱藏深層意義如此而已。但不是的,整個故事常在幾乎把你逼出眼淚的時候,卻又忍不住為了他們的樂觀堅毅而歡欣一笑,你就是會為了他們如此珍惜手中的細小事物,而又懷抱偉大夢想而感到心動不已。看見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知足,但他們並不滿足,不滿足是對的,這才是積極的力量,腦子裡仍不安分,仍有夢想,這是他們的厲害之處,他們的眼裡沒有絕境。
是不是人在最困頓的環境而產生的夢想才是最美又最真實。
想當記者
想買麵粉
想蓋一個洗手間
這是應生活而存在的夢想,不奢侈、不過份。人常常因為過得太安逸,而充斥太多貪婪的夢,貪婪到慾望彌蓋了希望,幾近淹沒的地步,所以夢想變的醜陋而不值一提。如果當身為一個小人物也能安身立命,才能在實現夢想的同時暢快享受。
我喜歡導演時候使用長鏡頭延伸出人們努力奮鬥、賣力騎腳踏車的身影,畫面中的光線,清晰柔和,綻放了一種了不起的光芒。時而則以極度聚焦的方式,透視每個人的眼神與表情,期待與落寞,甚至是最後極為心碎失落的哀傷,毫不修飾的慘澹與窘迫。很害怕那種殷殷盼望幻化的瞬間,就像是一個小孩拿著五彩繽紛的氣球卻被針刺了一下般,好沉好沉的絕滅,不用言語,畫面就可以帶出那嚇死人的意境。
我才驚覺,原來我是這樣幸福,相較之下生活中的小苦小難小抱怨,也都算不了什麼了,笑容是自己的腦神經來牽動的,心情這樣抽象的意識更是自身培養的氛圍,一切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看完電影的同時我享受著「知足」的感覺。浸在夜晚的涼風裡,走在靜謐的台北街頭,電影院的小巷中,與身邊的友人暢談大笑,緩緩的前往車站,一站又一站的路途,勇敢的繼續面對現實生活,為自己定下幾個新的目標,繼續看見身邊點滴的趣事,然後努力奮鬥,也稱不上是奮鬥,跟為了生活把腳踏車飆的80的奮鬥來比,我充其量也只是能說是不放棄罷了!
知足,是你享受著你已經擁有的。
不滿足,是你期待著你所沒有的,但,能夠知足再去努力追求所沒有的,你才有不滿足的權利。
06.19.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