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011

【海鷗食堂】


你最不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會想起這部片,完全是因為某次在某本雜誌上看到某個model介紹她最近想看的電影,根本記不清細節,但我記得這部名字

描述一位日本女性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開了家日式食堂,從沒有半個客人上門,到最後高朋滿座的故事。

故事就這麼簡單,我竟然兩句話就寫完了。

不簡單的是故事中精采的人生哲學,讓人看得心悅臣服,不禁點頭贊同。

三個女子,三種不同的態度,三種不同存在於此的理由。
最後卻都找到了共同前進的道路。

「悲傷的人無論到哪裡都還是悲傷,孤獨的人到哪裡都還是孤獨」
「原來每個城市都有不快樂的人」
她們遇見了一位失婚的芬蘭女性,而閒聊般的說出這樣一段話。
我們常常羨慕很多人,也許他去過很多國家,也許他居住在一個美麗的城市,也許他有一份很棒的工作,卻忘了「自己」不是別人,他想教會你的不是學著滿足,而是「了解自己」,起碼我是這樣認為的。你是否了解自己,足以去適應各種情境,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挑戰。如果你夠了解自己,就知道「這就是你自己走出來的人生,沒什麼好抱怨的」或許這是為什麼海鷗食堂沒有客人,女主角還是每天每天開店,甚至不去思考沒有生意怎麼辦,因為這是她的選擇,她自己該面對的結果。

所以朋友小綠對她說:
「真好,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只是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已」
想做的事情或許太多,那麼不想做的事情呢?
對於不需勉強於自己去做不願意的事情,我感到很慶幸,如此思考,我們真該大聲歡呼,舉杯慶祝了!

整部電影是日劇般的輕盈步調配上芬蘭的明亮色調,以獨特而又詼諧的角度,自然流瀉出引人深省或是會心一笑的感受。帶著及優雅的態度展開一段有趣的異國生活,自在的信念,堅定而又不畏懼。欣賞導演的運鏡,不急不徐地讓人在美食與人生課題中悠游,掀起一波波無比的幸福感。

好讓人滿心歡喜的一部電影,不過於說教,不過於沉悶,甚至好多好多地方是讓人大笑的那種(是我笑點太低嗎),或許沒有帶著太多期待,反而從中得到更多驚喜。

說到驚喜,小林聰美在電影裡說「我不想登廣告在旅遊手冊上,會照著旅遊手冊走的日本遊客,或許想吃的是壽司那一類的,但我想做的是飯團。」「我希望這家店,是人們經過時突然發現的,然後可以隨性的進來坐坐」這種不經意的的精神才更讓旅人充滿期待。

看完這部電影
你會想去旅行
你會想開一家店
你會想認識新朋友
你會想拋下過去
如果當下做不到這些事
那就別想太多
悠閒地欣賞這部電影
假裝你都做過了就好….

這是我媽看電影的最大心得,一邊看就會一邊很快樂的說
「很好很好,這樣我們就可以假裝去過芬蘭了。」
聽完,我心裡還是會默默發誓,有一天還是要親身去走走,看看那球一般圓滾飽滿的海鷗。


2009.05.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